廣大城鄉居民朋友們:
又見一年春草綠,梨花風起清明時。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,每到清明時節,人們通過焚燒冥幣、燃放鞭炮等方式祭奠逝者、慎終追遠、緬懷故人、寄托哀思。這些傳統祭祀習俗,不但會造成環境污染、資源浪費,而且極易引發火災,給公共安全帶來隱患,還充滿了封建迷信色彩,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文明發展。作為現代人,要摒棄舊有習俗,從文明祭祀做起,提倡低碳環保祭掃,減少污染,保護環境,呵護文明,努力做到“移風易俗、環保為本,追思先祖、文明在前”。我們向廣大城鄉居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:
一、低碳祭祀,過“綠色清明”。把傳統的祭祀習俗用環保、文明的方式進行表達。積極倡導移風易俗,拒絕焚燒冥幣、燒香化燭、燃放鞭炮等舊有祭祀習俗,倡導敬獻鮮花、植樹綠化等現代祭掃方式。長勢蓬勃的一棵樹、迎春開放的一株花,更能表達對先人的哀思,對生命的緬懷。植樹造林、綠化墳山功在當代、利在千秋,需要全民行動,以植樹種花,綠化墳地紀念逝者,讓綠蔭成為先人最好的棲園。
二、簡樸祭祀,過“文明清明”。傳承中華民族“孝老愛親”美德,樹立“厚養薄葬”理念。堅持從儉治喪,生態文明祭祀,讓逝者欣慰,生者心安。倡導“簡祭”“薄祭”“公祭”和網絡祭祀等新的祭祀方式,通過微博、微信等新媒體平臺,傳播故人留下的好家風家訓、追憶故人生前的 感人故事,表達對故人的思念、感恩和敬仰。反對鋪張浪費、相互攀比,抵制庸俗愚昧、封建迷信的祭祀陋習,使清明祭祀由注重實地實物祭掃向以精神文明傳承為主轉移。
三、安全祭祀,過“平安清明”。自覺遵守《環境保護法》《殯葬管理條例》《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》等相關法規的規定,文明祭掃;遵守“禁燃令”,不帶火種進山,不違規用火,做到不在林地、墓地燒紙焚香,不在路邊、廣場、小區、草坪等場所燒紙錢、放鞭炮;不搞封建迷信活動,不在祭祀活動中妨礙和影響公共秩序與安全。倡導平安出行,遵守治安管理秩序,合理安排祭掃時間和路線,避免發生各類安全事故,共同營造一個和諧有序的節日環境。
文明慰英靈,平安生幸福。推動殯葬改革,倡導生態文明祭掃,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。讓我們從現在做起,從點滴做起,樹立生態文明祭掃新風,以文明緬懷、關愛他人的實際行動,爭當告別陋習的先行者、生態文明祭掃的踐行者,綠色殯葬的推行者,中華優秀文化的弘揚者,以生態文明緬懷的實際行動,為譜寫文明美麗幸福新柴桑貢獻一份力量!
柴桑區文明辦 柴桑區殯改辦
2019年3月25日